(非遗)谷艺草品牌文化介绍-谷艺草外敷剂官方网站

热门关键词: 谷艺草 传承 技法

您的位置: 首页>>传承创新
(非遗)谷艺草品牌文化介绍
作者:谷雨 来源:本站 点击503 发布日期: 2024-08-06 21:55:41
信息摘要:
品牌介绍:“谷艺草”自道光十六年(公元1836年)间创始至今,已传承6代188余年,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一个是外敷剂的制作技艺;二是对慢病康复的调理。谷艺草外敷剂的制作工艺,源于泰山区,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医易之道融入炮制技艺中,融汇“天人合一,阴阳和合”之道的精髓;其炮制技艺精湛、配方合理;外敷使用方...

品牌介绍:

“谷艺草”自道光十六年(公元1836年)间创始至今,已传承6代188余年,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一个是外敷剂的制作技艺;二是对慢病康复的调理。

谷艺草外敷剂的制作工艺,源于泰山区,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医易之道融入炮制技艺中,融汇“天人合一,阴阳和合”之道的精髓;其炮制技艺精湛、配方合理;外敷使用方便、疗效确切、经济实惠,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。以传承188多年的老配方、老工艺,经过浸泡、发酵、下丹等工序,秘制成液体,关键的在于其独特的配方和家传的发酵技艺。

谷艺草外敷剂作为一个古老的中医品牌,188余年来,伴随其传承人优秀的医德和医术惠及四方百姓及全国各地患者。2013年,由第五代传承人研制的治疗骨病的申报发明专利,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。2016年先后再注册了7个相关联的“谷艺草”“草灸”商标。2017年,被中国企业商业信用评价中心授予“百年老店”荣誉称号,同年,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,纳入中医适宜适宜技术评价,2024年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

自创建以来谷艺草一直坐落在泰山区,距今已188余年历史,历代传承下来的外敷剂、煎剂、膏剂、养生功法等非常系统、工艺保留完整,谷艺草秉承传统中医养生理论,体现“治未病”思想,系统的把预防和治疗融为一体;集众家之长,养生理论、思想及方法系统完善;其养生思想及方法融于人们生活方式当中,适合民众日常养生健康需要。

古训:

人命至重,有贵千金。一方济之,德逾于此。

万善不如行孝道,孝为根本理当先。

历史渊源:

谷艺草外敷剂创建于道光十六年(公元1836年),第一代传承人为母治病的事迹广为流传,也为谷艺草的雏形奠定了基础;

清同治元年(1862年),第二代传承人解决了妻子严重的月痨问题,为女性健康打下了坚毅的基础。

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3月),第三代传承人遍访名医,拜师学艺,苦心钻研,改良了家传的外敷技法,对骨病有很大的效果,后又开设义诊堂,为百姓看病,口碑相传,名扬四方。

1932年,第四代传人,生逢乱世,战火纷飞,勇于参加抗日战争,但不幸受伤,转移后方后,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良家传技艺,不但调好了自己伤还帮助很多战士恢复健康。

1969年,第五代传人,经过20余年不断的创新和实践,把局部外敷延伸至全身,取得了不错的成果,与各大医院合作帮助了很多患者恢复了健康,创建了“谷艺草”品牌,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专利。

1992年,第六代传人,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,打造了属于现代人的健康疗法,并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传。

文化传承:

谷艺草是目前现存的、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医药,连续188余年的传承,意味着社会对谷艺草中医药养生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可度和需求度,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,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188余年的历史,经历了清、民国、中华人民共和国,在各个历史阶段都能存活和发展,历史变革、社会动荡、战乱都没能使其消亡,说明谷艺草在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过程有着很强的持续能力。中医药学独特的生命观、健康观、疾病观、防治观,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,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。增强对中医的文化自信,才能继承和弘扬中医,让中医更好地维护人类健康。自创建以来至今188余年历代传承下来的外敷剂、养生茶、煎剂、膏剂、养生功法等非常系统、工艺保留完整,谷艺草秉承传统中医养生理论,坚持“大医精诚”的文化理念。

谷艺草人认为:首先是文化自信,要敢于强调中医药思维,中医的体系是深层次的、是天人合一式的、生成式的、整体性的。要振兴中医药,必须建立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养服务体系!因此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很重要,通过中医药文化教育,使人了解、撑握和运用中医思维,才能继承和发展中医药!最后,在中医药发展中,谷艺草坚持大医精诚,对先人留下来的东西要有敬畏之心,无偏见之弊;而后在守正前提下做到日日新。

制作工艺:

配方:以传承188余年的老配方、老工艺。

炮制:传统炮制方法、药典或地方标准炮制。

打粉:将按配方抓好的药物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,用打粉机打成细粉。

装罐:将中药粉末放入陶瓷罐中,并注入一定的水分,充分与药物搅拌均匀。

下丹:下入自制丹药,充分让药物互相融合发酵。

放置:再一定的温度下,让密封的药物放置三年。

非遗传承人:

主要传承人的简要情况:

第六代传承人:刘阳(学名,刘易),法号圣易,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,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,自小就对医学怀有浓厚的兴趣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选择深入学习中医药知识。他始终虚心请教,学习了刘家祖传的传统技艺、技法,线下去各大门诊医院义诊,十年的时间帮助了不下万余人并且总结了宝贵的经验,后续积极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相结合,进行了创新和改良。他还将选用的草本植物大多选用本地的,这种做法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当地草本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,更是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技艺和文化。通过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,刘易不仅延续了家族的传统,更是为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。

上一条:非遗传承人培训机制
下一条:没有了!

传承创新

全国服务热线

点上方在线留言